Archive for April, 2013

[電影] Life of Pi

  我曾經問過一個知名的影評人,究竟什麼樣的導演才能真正被稱為“大導演”?是獎項?是票房?亦或是名氣?那位影評人用一幅再明白不過的口吻說:『什麼題材到他手上都能拍出好看的電影的導演,就是大導演。』這句話輕描淡寫的一竿子打翻一船人。這看似簡單的標準套在當代幾位舉足輕重的導演身上,竟罕見的難以通過。這種超越製片環境,要求導演能夠游刃於各種電影類型的負擔著實比想像中困難太多。法國巨匠尚雷諾瓦(Jean Renoir)曾經說過:『一個導演人生中只拍一部電影,之後再把它拆解重製成另一部。』這理論尤其適用於如王家衛及保羅安德森等個人色彩濃厚的導演。(對我來說,王家衛的作品幾乎全是披著羊皮的《阿飛正傳》)這也使我看出李安最厲害的地方:他可以完全的退居主題之後,讓他電影裡的人物去說自己的故事。對於一個導演來說,讓自己隱形在題材後可以說是課題也是宿命,但很少有人能真的達到這個境界。我想這也是李安電影的能量來源:導演壓抑的吼聲反而成了深藏在平靜底下的波瀾壯闊。有鑑於此,《喜宴》、《推手》、《飲食男女》、《臥虎藏龍》、《色戒》、《冰風暴》、《斷背山》、《胡士托風波》等等橫跨類型的電影皆能受觀眾喜愛實非偶然。因為李安真的是名副其實的“大導演”!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好萊塢曾被貶為不可能拍成電影的題材之一。絕大多數的人都傾向內容太枯燥所以無法攝製等等的理由。改編自作家揚馬泰爾的同名小說的電影版在內容上做了多處修改,但仍精心的將小說的精髓濃縮在兩個多小時的放映時間裡,是我看過眾多的改編電影裡最貼近原著的作品。故事內容講述一位記者訪問一個名叫派的中年男子,由兩人的對話間引出年輕的馬戲團之子派在船難之後與一隻老虎在大海上浩劫餘生的故事。情節上電影版的《少年派》自然無法像小說那樣鉅細靡遺,但其對於“信仰”及宗教的討論卻比書中來的更明確、更精辟。 李安的敘事手法總是那麼的內斂、平穩,用紮實的劇本和不浮誇的技巧表現一個看似普通的故事。在我知道他將要指導由動物、大自然、和許多特效構成的《少年派》的時候,我便十分興奮。究竟善於用人物、文化衝突說故事的李安,會拍出怎樣的《少年派》呢?在科技氾濫的年代,觀眾對電腦特效已經略見痲痹。尤其當它漸漸走入民間,諸如“Action Movie FX”這種免費又效果驚人的APP頻頻面世時,觀眾的口味更是被餵的太飽。但我必須說,我被《少年派》的影像震攝了。它實在是太美了!尤其那片陰晴不定的大海,不管是狂風作浪、還是點點漣漪,都將大海最迷人也最可怕的一面表現的淋漓盡致。動物方面除了一開始的斑馬有點假之外,大猩猩、老虎、飛魚、及貓鼬更是令人映像深刻。3D技術的運用上,《少年派》是第一個讓我覺得看完不會頭暈的電影。李安巧妙的用它來增加畫面的深淺,讓每一場戲看起來都更深邃,卻不過份使用,令觀者不至於感到不適。 片中採用記者和邁入中年的派的倒述手法,用兩人的觀點探討信仰這個大主題。”信“與“不信”反而不再重要,而是不管你的宗教立場為何,你都必須有一個賴以為生的信仰來幫你渡過難關。短短兩個小時的電影裡我仿佛被上了一課,儘管李安沒有強迫推銷任何思想,但卻深深的打動我。奇妙的是,片中極少提到“信仰”二字,其主題完全是透過派傳奇性的旅程所表現。能夠將一部複雜的小說改編成一部深入簡出,不脫離原著又自創新意的視覺饗宴,你能說李安不神嗎?   -John Wang

Read article

[電影] 阿湯哥算你厲害:《遺落戰境》

  動作片演員的實力雖然常被忽略,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都有一種獨特、無法複製的魅力。好萊塢自1960年代以來便海量的推出動作類型電影,不管是套在喜劇、科幻、愛情還是其他類型上,只要電影裡有動作元素通常就能保證一定的票房水準。這些年來兒時紅極一時的動作演員漸漸年老色衰,充其量也只能聚集在一起憑借昔日光環拍攝如《敢死隊》一般,近似懷舊式的動作巨製。可以說,進入千禧世紀之後好萊塢的動作明星就逐漸凋零,且漸有後繼無人的趨勢。縱觀當今動作老將們,也只剩下一個人能獨挑大梁,在上映周末即拿下美金三千八百萬票房佳績。那便是近年來飽受輿論抨擊的阿湯哥-湯姆克魯斯。 湯姆克魯斯三十多年的演繹生涯裡演過不少膾炙人口的電影,從動作(《捍衛戰士》、《不可能的任務》)到藝術(《大開眼戒》、《心靈角落》)以至於科幻、音樂劇、喜劇等等。現在的人可能很難想像,他剛出道時根本沒人要找他拍動作片。好萊塢大廠的老闆們都覺得他長的太帥、太像奶油小生了。不過在他憑藉著《捍衛戰士》一億七千多萬的驚人票房成為動作一哥後,好萊塢從此便將動作片的焦點從史特龍、布魯斯威力等壯漢猛男轉變為溫柔鐵漢。 不可否認,在好萊塢的貴族裡面阿湯哥算是全世界通用的大明星。而環球影視也以最高規格來宣傳他的新片《遺落戰境》。我在美國住了這麼多年,真的是第一次看到一部電影以“五步一崗、十步一哨”的龐大陣勢來做宣傳。走入洛杉磯市中心,便仿佛走入了《遺落戰境》的廣告中。肉眼能見的地方幾乎都被它的文宣給佔據了。老實說,如果不是環球影業以這樣的砸錢方式宣傳,我根本不會進戲院看這部電影。但我想,好萊塢如果願意以這麼龐大的陣勢宣傳,即表示它們對這部電影有絕對的信心。試想,去年受萬眾期待,打破票房及影評紀錄的蝙蝠俠及復仇者聯盟都沒有這樣的規格,一個情節看似普通的科幻電影又怎麼能受老闆們如此青睞呢? 《遺落戰境》是《創:光速戰記》導演麥克克新斯基的第二部作品。故事講述人類利用原子彈對付侵略地球的外星人。人類雖然贏了戰爭,卻無法繼續居住被輻射感染的地球。阿湯哥飾演的傑克是個工程師,他的工作就是保護清理地球水源的巨型濾水器。一次意外中他發現他每天照顧的機器人竟無端屠殺從太空返回的人類,因而展開一系列的調查。雖然故事上略顯了無新意,不過劇本及結局的鋪陳倒是挺有意思的。編劇在故事的架構上留了許多伏筆,讓觀眾不到最後都被矇在鼓裡。導演很顯然的有許多向庫柏力克名作《2001》致敬之處,不過為了避免劇透其中奧妙就得讀者自己去發掘了。 奧斯卡最佳攝影克勞迪奧米蘭達(《少年Pi》)的攝影設計上沒有什麼特別突出的,讓我覺得特別可惜。一方面科幻題材本來就能使用許多現實生活所無法使用的顏色及元素,另一方面《Oblivion》又是以IMAX規格呈現,攝影師自然有許多可以創作的空間。 阿湯哥的演出數十年來如一日,但總是能讓人相信他確實身陷險境。全片唯一亮點就是主角傑克的妻子及拍檔比卡。飾演比卡的女演員安德瑞亞賴斯步羅將一個外表冷若冰霜,內心卻炙熱如火的女子演的活靈活現,將女一號奧嘉克力林克的風光全搶走了。 總體來說,《遺落戰境》是個值得一看的電影。喜愛美國黑白影集《陰陽魔界》(The Twilight Zone)的讀者應該會對其頗為青睞。它讓我回想起科幻片的黃金時期,那個故事重於特效,角色重於情節的年代。雖然有時電影裡概念解釋的有點含糊,但不失為一誠摯之作。   – John Wang  

Read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