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 Hans Zimmer與電影配樂

[電影] Hans Zimmer與電影配樂

自默片的時代結束,畫面跟聲音就已成為形影不離的夥伴。在有即時錄音的技術之前,聲音的部份一直是由配樂所單獨支撐。在沒有辦法聽到角色、物品或動作所發出的聲音的狀況下,配樂便成為彌補觀眾所“聽不到”的東西,最重要的一環。

通常,配樂的功能都是用於表達故事當下的氣氛,或者人物當時的心情。直到現在,這項功能還是持續地被沿用。當然,音樂跟對話是不一樣的,能說的東西還是有限。不過,對Hans Zimmer來說這些卻不是問題。

Hans Zimmer用音樂所表達的不只是氣氛,他可以利用作曲清清楚楚的呈現出一人、一事、一物,就像古典樂家一樣,他們所作的曲都是有故事性的。隨著故事的發展,會看到樂器使用上的不同,節奏上的差異,慢慢的,閉上眼後故事也漸漸的浮現在我們的面前了。當音樂敘說的越接近故事本質,故事的輪廓會越清楚的呈現在聽者的腦海中。

Hans Zimmer在替蝙蝠俠的小丑寫曲的時候,雖然只有短短兩個音符,卻創造出了如同小丑個性般的渾沌,讓人感到坐立不安的緊繃。只要一聽到那兩個音符,就可以馬上感覺到小丑即將的到來。在福爾摩斯裡,為了表現出福爾摩斯難以捉摸的個性,甚至特別花錢購買了一臺常年走音的鋼琴來作曲。對於Hans Zimmer來說,作曲不單單是配合電影的副產物,而是另一個可以用來幫助敘說故事本質的工具。如此一來,搭配著鏡頭畫面,故事就會更加紮實且更有深度。

 

-Ryan Kao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